发布时间:2025-02-22 10:33:08    次浏览
作者:驽愚风来源:读史阅世(ID:dushi828)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并带上底部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在职场打拼的人,人人都经历过难忘的实习期。其中的苦辣酸甜,只有自己才知道。有时偶尔也在想,那九五至尊的皇帝应该不会有实习期吧?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敢与皇帝叫板?谁敢对皇帝说:“皇上,经过试用期的考核,你的实习成绩不咋滴!”嘉庆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据《清史稿》记载——嘉庆帝出生于乾隆25年(公元1760年)10月初6凌晨丑时,排行15,37岁继位大统。唯有这位嘉庆皇帝是个皇帝中的另类,他经历3年多的最长皇帝实习期。乾隆60年(公元1795年),这位长寿的乾隆皇帝已是85岁高龄。他遵守自己的诺言,下诏册立第15皇子为太子,定于来年正月初一举行传位大典。这对所有的皇子们来说,不管是不是太子,都吃了定心丸。当然第15皇子是幸运的宠儿!那一天,乾隆皇帝亲自主持了传位大典,在场嘉宾当然是所有皇子和诸位王公大臣。一切都按照继位的最高规格的礼仪和程序,首先在奉先殿、然后在寿皇殿行礼,最后又在太和殿宝座隆重登场,将传国玉玺亲自递交于嘉庆帝手中,改年号为嘉庆,嘉庆帝跪受。这时的嘉庆帝的心情应该是激动的狂喜!但是,乾隆太上皇又有一道圣谕,让嘉庆皇帝的喜悦而激动的心情一下归零,对于刚处于兴奋状态的他来说就是冰火两重天——仰承上天保佑,身体健康,一天一夜不懈怠。归政后,凡事遇到军国大事以及任用官员、实行政令等大事,又怎么能置若罔闻?依然会亲自指教。嗣皇帝嘉庆则需早晚聆听训谕,吸取经验教训,为将来亲政做好准备,不至于到时出现差错。这就叫传位?这就是嘉庆帝的继位?这竟然是老爸乾隆自编自导的好戏,如此繁琐传位的折腾,竟然自己还是个嗣皇帝!自己充其量就是个盖印章的工具!也就是说保不齐自己随时都会有从皇帝位置上下课的可能,皇帝被下课以后的生命保障那就是个未知数了。用今天的话说:你在耍我吧?哦,这官的名我当着,这权的利你掌着,好事都让老爸占着。都说叫坑爹,这也许叫蒙子吧?从此,登上皇帝宝座的嘉庆就开始了他每天苦不堪言的皇帝实习期。 1辛苦的“早”,难过的高兴表情清朝皇帝早朝一般在五点,大臣们在四点前后肯定要做上朝准备,对于今天的我们那属“十二分的极品早”了。但肯定嘉庆皇帝的早比极品还极品,他在凌晨两点就得起床。 有木有搞错?嘉庆皇帝真的是勤政爱民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非也,他其实也不愿这么早起,特别是在北京紫禁城寒冷的冬天,那时又没有暖气和空调设备,谁不想在温暖的被窝里多待一分钟?原来是这个乾隆太上皇多年的皇帝职业生涯使他习惯早起,而现在他已经是快90岁的老人了,睡眠时间就更短,基本在凌晨两三点就醒了。可他这一醒就非同小可,虽然有许多宫庭侍者随时值班,但嘉庆皇帝就要得去请安,接着再侍奉左右。于是太上皇立马找到了自己做皇帝的感觉,开始处理军国政事。八九十岁老人的心智和身体,就像一部老化了的机器。说话也许会重三遍四唠唠叨叨,脑筋也许也会暂停或短路。但乾隆的身份可不是普通的退休老头儿,他是太上皇啊,即使他是错的,你能说他不对吗?而且,他是在“训谕”,懂吗?嘉庆深深知道,自己正在实习期,不管太上皇的训谕是对是错,或者太上皇已经反复把这个事情说了N遍,也或者自己是否已经听懂,也或者太上皇召见大臣、出席典礼、接见外宾......嘉庆皇帝一律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侍座太上皇,太上皇喜则亦喜,笑则亦笑。总之,只要太上皇高兴,则大家都高兴;太上皇不高兴,大家也别想高兴! 2“辛苦”的陪吃陪戴,难过地猜陪吃应该是个好工作,不用掏自己的钱请客,也不用AA制。陪太上皇吃饭,还用得着“辛苦”两个字?有这么个爱发光发挥余热又特爱岗敬业的太上皇,嘉庆皇帝在养心殿里陪着乾隆那也是必须滴,两顿饭也只好在那里陪着太上皇吃。可是太上皇的胃功能也是在退化期,新陈代谢自然没有年轻人那么旺盛,而且乾隆忒注重养生保健和饮食,他又严格的遵从老年人不宜喝酒的医嘱,因此吃饭时几筷子就搞定。太上皇都撂筷了,嘉庆皇帝你这当儿子的还敢多吃?赶紧也得放下碗筷。至于嘉庆皇好两口北京产的二锅头,也只好在梦里想想罢了。嘉庆皇帝每天都在半梦半醒间恍惚,在半饥半饱间生活,在幸与不幸的夹缝中游走,正所谓“吃得半饱,过得上好”。他也想过偷偷叫人做顿好吃的,但他也知道,也许他还没吃,就会有人会偷偷迅速地上报太上皇。哎,忍着吧!忍字就是心上悬着一把滴血的刀,谁让这长寿的太上皇是自己的老爸呢?这刚用完早膳,乾隆来到工作室喝了口早茶,开始闭目养神或作沉思状。太监提醒道:“圣皇天帝爷(太上皇)是不是该召见军机大臣了?”乾隆慢慢一字一句地说:“不忙,让他们候着,先传膳。”嘉庆帝和太监面面相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才刚吃完啦?可是谁敢说太上皇不对呢?那传吧,反正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很快御膳又摆上了,乾隆看了看说:“怎么没有一点儿胃口呢?”他摸摸自己的额头,又浑身拍了几下,“哦,原来是有点儿反胃了,快传太医!”谁都知道太上皇已经老糊涂了,或者用现代话说已经有点儿老年痴呆达到健忘了。传吧,现在的目标是直奔太医院。一句话:太上皇放个屁,下人跑断气。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陪“戴”。人老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在下降,用现代话说抵抗力、免疫力都是呈下降的趋势,自然身体就不耐寒了。盛夏刚过,乾隆就要戴“暖帽”。他一戴不要紧,可嘉庆皇帝及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得要陪着戴。不然,太上皇问:“这么冷的天,你们为什么不戴帽子?你们脑子进水了?”可谁都知道初秋的温度也是相当高的,我们现代人都要用空调和电扇。可太上皇不让你扇扇子,反而给你戴“高帽子”,你受得了不?而且,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怎么太上皇身边的人怎么脑子都进了水?当然,乾隆即使再健忘也没忘记自己的行使审批奏折的权利用皇帝的专属朱批。人在实在老了的时候也许写字会像画符,也许言语会表达不清。但是,谁敢说乾隆太上皇的不是啊,除非是不想要脖子上的黑头和头上的乌纱了。因为乾隆在当时是属语言学家,精通汉、满、蒙语。于是太上皇的话已经到了人们听不懂、他的字已经到了人们看不懂的时候,谁知道他说的写的神马语种?这时,嘉庆帝和军机大臣们只有四个字,那就是——难过的猜吧!经过了难熬的3年零4个月,乾隆的太上皇终于寿终正寝,嘉庆皇帝终于结束了自己的实习期。看来,嘉庆皇帝的实习期都很难,所以我们在实习期很难那都算小case了!| 读史阅世 |ID:dushi828笑谈历史风云,戏说野史轶闻,以史为鉴,丰富阅历!○温馨提示:可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