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2 10:33:08    次浏览
新华社长春7月19日电(记者周立权、陈菲)在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中央政法委要求要建立健全防范冤假错案机制,针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在依法纠正的同时,要从制度上反思原因,避免重蹈覆辙。会议提出,制定科学合理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是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然选择。既有利于增强司法人员办案责任心,又不会挫伤其积极性。目前,已明确了错案问责和免责的条件。对故意违反法律法规或因重大过失造成错案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特别是对因刑讯逼供、打击报复、徇私枉法等情形造成冤假错案的,必须依法追究司法责任。会议提出,完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坚持问责和免责结合。另外,针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在依法纠正的同时,要从制度上反思原因,建立健全防范冤假错案机制,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司法公信力。新华社长春7月19日电(记者周立权、陈菲)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18日至19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中央政法委在会上要求,要完善员额制改革政策,适当增加基层法院检察院的员额比例。员额制是实现法官检察官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基础制度,是实行司法责任制的前提。两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强力推进,优秀法官检察官向一线流动趋势明显,员额制也得到了普遍认同。试点省市的情况表明,中央确定的以省为单位、以政法专项编制为基数的39%的员额比例,总体上是符合实际的。大多数试点法院检察院反映,这一比例已经够了,不少单位最终入员额比例远低于39%。但一些单位也反映,政法专项编制是多年前确定的,近年来虽有所调整,但增幅远低于案件增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记者对各试点省市走访时了解到,一些地方案件量逐年增加,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特别是在基层法院检察院,办案压力极大。在试点的吉林省,为缓解基层办案压力,省、市、县三级员额比例逐级提升。吉林省政法委一位负责人介绍,越向基层,员额比例越高,并且严控了院领导入员额的比例,进而给一线办案的法官检察官留出员额空间。中央政法委在了解各地实际情况后,明确提出员额要向基层法院检察院倾斜,同时完善司法人员单独职务序列等改革政策,形成向基层一线办案人员倾斜的政策导向,有效应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者:周立权 陈菲来源新华每日电讯)